完美·世界介绍

以色列与哈马斯都让步了,但没伊朗什么事

         发布日期:2025-01-24 03:17    点击次数:179

文:淮河雨

停火协议之后,以色列民众拥抱庆祝。

从停火协议内容来看,以色列算是赢了。

01

2024年7月23日上午,《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正式签署。

国际社会一片赞誉之声,包括联合国、欧盟、阿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等,甚至就连美国都送上了掌声。

至于国内的好评,那更是如海浪般不断。

我在当时就有一些忧虑,具体的忧虑就不在这里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 《谈谈这次和解》。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是我对《宣言》的总结。

展开剩余93%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主张统一,于是《宣言》强调,要建立统一的巴勒斯坦政府,并且要助力巴勒斯坦正式加入联合国。

最让法塔赫受用的是,包括哈马斯、杰哈德在内的派别都“认主”法塔赫,认可法塔赫是巴勒斯坦唯一的合法代表。

但哈马斯、杰哈德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表示,药不能停,对以色列还得武力反抗。

于是《宣言》又支持哈马斯、杰哈德的想法。

最后形成的《宣言》内容变成了一个大杂烩,包罗万象,看起来很全面,却基本没有落地可能。

谈判本就是妥协的艺术,不妥协就想实现靴子落地,哪有那么轻松的好事。

除了内容本身不具备可行性,《宣言》之所以没有对哈以战争局势产生任何影响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没有以色列的参与。

我知道这样说,很多哈马斯的支持者要开骂的。

但这就是事实,如今的中东地区,以色列已经是一个相当重量级的玩家,绕不开的。

在巴勒斯坦地区(注意,不是指巴勒斯坦国),以色列与法塔赫、哈马斯,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双方的羁绊是客观存在的,以色列想撇开巴勒斯坦,就实现和平是不现实的。

反之亦然,没有以色列的配合,巴勒斯坦难有出头之日。

可《宣言》也无奈,如果拉上以色列,巴勒斯坦那十几个派别,估计有一大半都不会来开茶话会。

可要是不拉以色列,《宣言》真的就是《宣言》,赚个吆喝。

2024年5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三步走”加沙和平方案。

第一步:为期六周,届时以色列和哈马斯将实现完全停火,期间以军将从加沙“所有人口稠密地区”撤出,哈马斯则释放部分人质(包括老人和妇女),并归还部分人质遗体。

巴勒斯坦平民被允许返回加沙家园,每天最多可允许600辆卡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第二步:时间长短未定,期间以色列和哈马斯将就永久结束敌对状态的协议进行谈判。

一旦协议达成,哈马斯将释放所有人质,以色列军队将从加沙完全撤出。

第三步:主要包括战后加沙的重建计划,哈马斯将归还所有人质的遗体。

而国际社会预计,战后重建时间需要3-5年。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眼熟。

没错,跟刚刚达成的哈以停火协议几乎一模一样。

为什么我会在短评里说:“从停火协议内容来看,以色列算是赢了。”

因为“三步走”加沙和平方案,就是以色列提出的,是不是很炸裂?

据美国政府透露的消息,虽然拜登总统是在2024年5月31日对外公布的方案。

但方案内容其实在5月30日就通报给了哈马斯,哈马斯回应比较暧昧。

一方面哈马斯非常想停火,因为他们实在扛不下去了。

但另一方面,哈马斯需要的是永久停火,并且要求以色列在第一阶段就撤出全部军队。

方案里并没有包含哈马斯想要的永久停火,只是结束永久敌对。

结束敌对,不是结束打架,这是不同的概念。

记得当时美以“三步走”方案出炉后,网络上一片嘲讽之声。

哈马斯支持者纷纷讥讽以色列怂了,服软了。

比如巴勒斯坦民族倡议组织秘书长穆斯塔法·巴尔古提就说:“这份声明清楚地表明以色列和美国都承认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失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实现所有目标方面都失败了。”

结果当初的嘲讽子弹射出了回旋镖,打中了大半年后的自己。

哈马斯几乎全盘接受了以色列的“三步走”方案,哈马斯真那么勇敢的话,为什么要在以色列提出的停火方案上签字呢?

而且方案内容几乎都没什么变化,哈马斯的要求基本被全部驳回。

包括以军在第一阶段撤离“费城走廊”,“费城走廊”是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军事缓冲区。战前被哈马斯控制,哈以战争开始后被以军控制。

要求被驳回后,哈马斯没说什么。

2025年1月15日晚上,哈马斯宣布: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加沙地带仅次于哈马斯的第二大势力杰哈德也表态,他们与哈马斯举行会谈之后,对达成停火协议持一致立场。

但在当天晚上深夜,以军空袭了加沙的一栋建筑,击毙了多名哈马斯分子。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杰哈德都跟没事人一样,到了1月16日也没改口说要暂停协议。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被以色列打服了。

没资格再提要求,就连以色列的一些小动作,他们也当看不见。

实在没得选了,只能接受曾经态度暧昧的“三步走”方案。

事实证明,想要实现加沙和平,绕过以色列确实是不现实的。

不管说得多漂亮,讲得多好听,归根结底,还是要能落地才是真理。

不能落地的方案、宣言,终究不能产生实质性作用。

2024年5月31日的“三步走”方案,2024年7月23日的《宣言》都将为巴勒斯坦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图片引用自网络

图片引用自网络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左)与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右)。

哈以停火协议在2025年1月19日生效,那是拜登任期的最后一天。不出意外的话,对拜登来说,那也是他数十年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天。哈以停火协议公布后,特朗普团队有抢功的意思,因为之前特朗普警告过哈马斯。如果在他上任前没有停手并释放人质,他将会让哈马斯下地狱。客观来说,本次哈以停火协议的首功应当归于拜登。特朗普的威胁有没有起到作用不清楚,但拜登长达大半年的斡旋显然对哈以停火的达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02

哈马斯那边已经迫不及待的宣布了好消息,加沙民众也欢呼雀跃,他们终于有机会迎来和平的生活。

以色列这边还得等一等,按照流程,还需要以色列内阁对停火协议进行投票。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外界已经探知,除国家安全部部长本·格维尔、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等少数几人外,大部分以色列官员支持停火协议。

排除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以色列内阁通过停火协议是大概率事件。

这次停火协议对以色列来说确实是一个大胜利,但美中不足,所以我说以色列算是赢了。

主要是过了大半年,最后还是按照“三步走”方案落实双方停火。

理论上,哈马斯又被削弱了大半年之久。

以色列可以在“三步走”方案基础上再加点码,可以色列没有这么干,让了一步,维持原方案不变。

以色列之所以“让步”,很大原因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必须对国民有个交代,不能再拖了。

人质问题不能不解决,只有不断从哈马斯手里迎回人质,民众的不满才会相应平息。

除此原因,以色列也明白,战争不可能无休止的打下去。

在自己的战略目的 - 摧毁伊朗什叶派“抵抗之弧”这件事上,以色列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胜利的巨大程度是以色列在2023年10月之前根本不敢想的。

甚至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倒下之前,都不敢畅想“抵抗之弧”会以一种堪比羞辱的方式被以色列捣毁。

对以色列来讲,停火协议的第一阶段比较好执行,只是部分撤出加沙。

第二阶段就比较困难了,那可是要全部撤离加沙。

从“费城走廊”撤离或许没有太大难度,但从加沙中部的“内特扎里姆走廊”撤离就很痛苦了。

“内特扎里姆走廊”在以军内部代号“贝坎里走廊”,以军在这条走廊里设置了4个作战基地,十多个哨站,部署有两个旅,不少于6000人。

以前这条走廊就存在,但那时不能叫走廊,只是以军地面部队进入加沙时的一条主干道,供坦克、步兵战车、推土机、卡车行驶的。

“阿克萨洪水”行动之后,以军扩宽了这条走廊。

如今的“内特扎里姆走廊”长6.5公里,宽在6-8公里左右,面积达到了47平方公里。

通过在“内特扎里姆走廊”驻军,以色列将加沙分隔南北。

这条走廊太重要了,要是撤走,以色列将会彻底失去对加沙的控制。

所以,协议好签,怎么执行,非常难。

之前哈马斯之所以对“三步走”方案抱有疑虑,是因为方案基本都是以色列在主导。

他们手里的底牌只有人质,可人质数量减少,对以色列的牵制力就会减弱。

要是哪一天以色列停止协议,再次动武,用拳头逼迫哈马斯释放剩下的人质。

最终落得一个人质全放,以军却未从加沙撤走的结果,哈马斯就亏大了。

然而哈马斯没第二条路,最大的外部力量 - 伊朗已经自身难保。

说起伊朗,想必波斯人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他们太特立独行了,特立独行到他们的发言跟别人都不一样。

除了美国、卡塔尔、埃及三个哈以停火协调国外,不少国家和组织也发表了声明。

联合国说的是支持哈以停火协议;土耳其外长表态停火是地区稳定的重要一步,土耳其将会努力帮助巴以实现永久和平。

还有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他们几乎都表态欢迎,并表示会努力推动巴以之间完全实现和平。

至于欧盟、英国、法国、德国,他们肯定也是齐声赞扬。

看看伊朗怎么说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今天,全世界都意识到,加沙人民的坚忍,以及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毅力,迫使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撤退了。”与伊朗说法差不多的只有也门胡塞武装。

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果然不走寻常路,全世界都送上掌声。不是欢迎停火协议达成,就是表态要助力加沙和平进一步发展。

他们偏偏倒喝彩,说些有的没的。

不说欢迎的话,也不说能帮什么忙,反倒打起了鸡血。

有时候人要明白,你被全世界视为异类的原因是什么。

全桌人都要吃菜,你把转盘转得飞快,大家都夹不到菜,还想让别人说你的好,这个有点过分了吧。

不过想来也正常,哈马斯作为“抵抗之弧”的一环,如今被打到服软,伊朗挺没有面子的。

比没面子更加丢人的是,本次哈以停火协议,伊朗都没有参与。

加沙和平方案的发布来自三个方面:

1,哈马斯的声明;

2,以色列的声明;

3,美国、卡塔尔、埃及的联合声明。

全程没伊朗什么事,我相信,伊朗在前期应该是参与了哈以停火谈判。

毕竟伊朗是哈马斯的后台老板,不可能不参与。

“三步走”方案在2024年5月31日正式对外公布,然后就是双方谈判。

结果谈了大半年,“三步走”方案愣是没有谈出新意。

当初提出时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我深度怀疑,前期谈判时,哈马斯应该是愿意妥协的,但伊朗阻止了。

可自真主党、叙利亚相继出事之后,伊朗肉眼可见的被打回了原形。

哈马斯明白了,后台没了。

伊朗也明白,自己没什么话语权了。

所以哈马斯没有再任由摆布,而伊朗则被排除在加沙停火协议谈判之外。

除了能发表几句官方声明刷刷存在感,伊朗没什么作为。

图片引用自网络

图片引用自网络

叙利亚前总统巴沙尔(左)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右)。

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倒下,抽走了伊朗的脊梁,“抵抗之弧”算是基本崩塌了。不能说哈马斯抛弃了伊朗,但本次加沙和平方案的背后,哈马斯极大概率没有听从伊朗的命令。

03

聊一个现实问题,哈马斯会不会死灰复燃?

种种迹象表明,哈马斯继续发展的土壤依旧存在。

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过去几天曾透露,哈马斯损失兵力在1.5万人 - 2万人之间。

但通过在加沙地区多次募兵,哈马斯依旧保有近两万人左右的武装力量。

虽然新增加的武装分子没有接受过太多的训练,不少还是未成年人。

可这些都不是问题,假以时日,哈马斯会恢复过去的军事实力。

至于伊朗倒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伊朗的定位是反美反以。

反以不一定,但世界上不乏反美的国家。

他们一样可以充当哈马斯的新金主,无非是为了避免太多的负面影响,新金主会更加隐秘罢了。

客观地说,哈马斯并不是伊朗或者其他势力扶持的,而是巴勒斯坦内部一直有一个武力反抗以色列的群体。

只要这个群体存在,就难有长久和平可言。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真正实现独立建国。

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使不能消除内部矛盾,但至少可以将不同的声音合理管控在一个范围内。

不过站在以色列的角度,一定会竭力阻止巴勒斯坦独立建国。

这点在其他的文章中聊过,一个不是独立国家的巴勒斯坦有助于以色列的控制与蚕食。

无论以色列做什么,都不是对主权国家的入侵。

可要是巴勒斯坦正式建国,以色列做任何事情的限制条件就多了起来。

别看以色列是中东一霸,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斗了半个世纪的叙利亚,以色列极少入侵主权国家。

如果不许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即军事控制加沙。至少是部分控制,压缩哈马斯的生存空间。

若要做到军事控制加沙,以色列军队就不可能全部撤离加沙。

关于这一点,美国清楚,哈马斯也清楚。

但美国已经管不了了,严格来说是拜登政府管不了。还有几天,拜登就要卸任。

哈马斯则是实在没招了,明知有坑,也只能跳。

等着吧,加沙想要实现和平还有很多挑战。

直觉告诉我,以色列与哈马斯身后都埋着雷呢,让步、妥协只是眼下之举。

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如果能结束的话,第二阶段才是重点。

至于第三阶段重建,等等再说吧。

发布于:山东省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完美·世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